據共同社6月25日報道,最近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人們的睡眠時長縮短,這可能增加健康風險,而且會尤其影響到老人、婦女和低收入國家的人們。
根據《同一個地球》雜志5月發(fā)表的這項全球研究,研究人員警告說,如果氣候變化得不到緩解,不斷上升的氣溫可能導致全球生產力和健康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由于夜間溫度升高,每年人們平均睡眠時間已經減少44個小時。
丹麥和德國機構的研究人員從68個國家的47628名佩戴睡眠跟蹤腕帶的成年人那里收集數據,并將它們與2015年至2017年記錄的當地氣象數據聯系起來。
他們說,夜間溫度上升可能會加劇睡眠時間減少,從而影響人們的健康和行為。
這項研究說,睡眠不足與“認知能力降低、生產率下降、免疫功能受損、心血管疾病造成的不良后果、抑郁、憤怒和自殺行為”有關。
研究發(fā)現,在夜間氣溫較高的情況下,人們入睡較晚,醒得更早。夜間氣溫超過10攝氏度以上時,睡眠減少和睡眠不足的風險陡增。
這項研究說,雖然氣溫上升總體上對睡眠有害,但老人、婦女、低收入國家人群和那些已經生活在較熱地區(qū)的人們受到的影響格外大。
氣溫每升高一攝氏度,65歲以上老人減少的睡眠時間是其他年齡段的近兩倍,而女性的睡眠時間比男性少四分之一。
與高收入國家的人相比,低收入國家的人睡眠時間減少的可能性要高三倍左右,而那些已經生活在較熱地區(qū)的人減少的睡眠時間要更多。
這項研究預測,如果溫室氣體濃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平均每個人每年減少的睡眠時間可能增加到大約50個小時左右;如果溫室氣體濃度大幅上升,那每人每年減少的睡眠時間則可能增加到58個小時。
研究發(fā)現,與夜間氣溫在5至10攝氏度的情況相比,夜間最低溫度超過25攝氏度會使睡眠時間少于7小時的可能性增加3.5個百分點,而夜間超過30攝氏度會使人們損失14分鐘的睡眠時間。
這項研究說,沒有太多證據表明,人體能夠適應比通常高的溫度。因此,采取減少外部熱量的政策和技術干預措施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警告說,雖然制冷技術可以促進睡眠,但它也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未必能解決全球睡眠差距問題。
這項研究很可能低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程度,因為取樣組由自選參與者組成,其中男性和來自較富裕國家的人更多。
這項研究說,非洲大部分地區(qū)、中美洲和南美洲以及中東等其他地區(qū)的研究覆蓋面也很低——這些地區(qū)已經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qū)。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