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綠色理念,受訪大學生關注低碳議題
“怎么不吃完?你還是學農的,怎么能浪費糧食呢?”每次看到室友把飯剩下,邢俊陽都“想罵他”。上越久的學,他越覺得食物來之不易。尤其是開始研究生生涯后,主攻農業(yè)生態(tài)方向的他,到了夏季天天下水田、種水稻,“曬得可黑,我一個男生都得涂防曬霜”。夏天是水稻栽種季,邢俊陽帶上他的老朋友——膠鞋和草帽,下地、采樣、回實驗室分析數據,把天上的太陽熬成月亮。邢俊陽的一項實驗在湖北省的3個地市各有一處實驗田,往返這些地方,他一個月要坐12次高鐵。“考研期間胖的20斤,讀研兩個月就瘦下去了。”
除了“粒粒皆辛苦”的切身體驗,父母的言傳身教,也讓邢俊陽從小就恪守每餐光盤的準則。但他發(fā)現,有的同學并不認同這樣的理念。每當室友因為不想吃、不愛吃而剩飯,回去再買零食吃,他總是忍不住“批評”:“你這是何必呢?”
北京林業(yè)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國生態(tài)學學會城市生態(tài)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王震指出,雖然消費類
碳排放的精確定量化在科學界和工業(yè)界還有很多底層問題尚未解決,但目前可以確認的是有很多生活方面的減排潛力是應該被人們更加重視的。“比如,食品行業(yè)帶來的
碳排放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5%,遠遠領先于建筑行業(yè)的10%和時尚行業(yè)的5%。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估計,全球有17%的食品被浪費,也就是說有4%的全球碳排放是由消費者食物浪費造成的。”王震說道。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39.75%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適量購買或制作食物,不會出現吃不完的情況;27.89%會將自己沒吃完的食物收好或打包,留到下一餐吃;19.32%表示自己會分場合選擇打包或丟棄;6.89%會將剩飯剩菜留給寵物或流浪動物;5.71%會直接丟棄。
就讀于武漢大學的孫嶼從高中起就熱衷于觀看各種講述動物和環(huán)保的紀錄片,《藍色星球》系列關于海洋世界的展示讓他感嘆,“這才是地球的感覺。”看到新聞里接連報道的生態(tài)污染,他的心里萌發(fā)出一株想去身體力行做些什么的幼苗。懷揣著“我要干番大事”的沖勁,剛入大學的孫嶼很快成為學校環(huán)保協(xié)會的一員。
艾步熙是湖南三一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大三學生,正在一家裝配式建筑生產廠實習的他,對工業(yè)生產中的低碳深有體會。老師在課上和我們講,裝配式建筑把建筑材料統(tǒng)一在工廠加工成‘半成品’,再到搭建地點裝配成完整建筑,標準化生產可以降低生產中的能耗和木材、鋁材等材料消耗。”在工廠實習期間,他發(fā)現垃圾分類無處不在,“生產剩下的鋼筋廢料、廢鐵渣都會回收入庫,在其他生產中還能回收利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