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的“氣候韌性”
財聯社:面對如此多的風險,城市建設應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馬軍:應對氣候變化從兩方面入手,減緩和適應。
減緩是指大力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際上從80年代開始提出氣候變化的議題,經過了多年的爭論,現在全球主流基本達成共識,造成氣候暖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間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形成了溫室效應,導致了氣溫上升?;谶@個共識,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xié)定,全球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氣候治理機制。中國在2020年做出“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的承諾,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引領者,當前全球超過140個國家地區(qū)做出了
碳中和承諾。
適應是指在氣候變化這個長期趨勢下,我們要做好準備,提升氣候韌性。所謂提升氣候韌性,包括硬件、軟件兩方面設施建設。硬件建設是指城市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使其有能力去應對極端天氣,減少對公眾的影響。軟件建設是指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比如災害的預報預警能力,突發(fā)情況的組織動員能力。
過去這些年我們不論硬件實力還是軟件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這次北京暴雨與2012年的“7.21北京特大暴雨”相比,天氣預報更精準,及時發(fā)布紅色預警,避免大量游客進山;對下沉式的立交橋和地鐵進行嚴密防范,使得這些地點沒有再出現那么多傷亡。但這次也暴露了一些新的需要改進的問題,比如有區(qū)域在強降雨中網絡通信系統(tǒng)中斷,降水信息不能被實時獲取的情況發(fā)生。
從更宏觀的視角,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整個區(qū)域或者城市的規(guī)劃可能需要重新審視。此前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未來可能會更加頻繁地發(fā)生。我們需要根據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重新評估依賴歷史經驗數據制定的城市乃至區(qū)域的規(guī)劃。
馬軍:國內很多城市都做了有意義的探索。比如深圳,電動車普及率非常高,
新能源電動貨車保有量全球第一,積極探索區(qū)域碳中和路徑與模式,其低碳狀態(tài)全國領先。成都借助在水電等能源的自然稟賦,其非化石能源占比位居前列。北京為
綠色冬奧建設了一條柔性直流電網,引入張北的大量風電光伏,10%的用電量將從火電轉為可再生能源。寧波、廣州這樣的港口城市基于自身資源稟賦,進行低碳碼頭、智慧港口的建設。上海、蘇州在推動垃圾分類、
綠色低碳生活方面處于全國引領位置。此外,有很多工業(yè)城市都在積極推進碳監(jiān)測
試點,編制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清單。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