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能阻斷登革病毒等蚊媒病毒傳播的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wMel菌株在到2030年代的預測熱浪情景下可能依然有效。不過,其在更長期變暖情景下的效果還不確定。相關研究近日發(fā)表于《自然—氣候變化》。
包括瘧疾、登革熱和寨卡病毒感染在內的蚊媒疾病影響著數(shù)百萬人,隨著氣溫影響這些疾病的地理分布和流行率,這些疾病可能在今后的氣候條件下構成更大的風險。一種前景較好的生物防治技術是用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Wolbachia pipiens)的蚊子取代野生蚊子,這種技術能阻斷各種蚊媒疾病病原體的感染和傳播。
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多種菌株已被導入不同的伊蚊物種,并在拉丁美洲、亞洲和大洋洲開展了試驗,其中大部分使用了wMel菌株。不過,wMel菌株的效力可能會在熱應激下減弱。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的Valeri Vasquez和同事利用實驗室溫度對wMel影響的數(shù)據(jù)以及對未來熱浪嚴重程度的預測,建立了一個蚊子種群動力學模型,以理解澳大利亞凱恩斯和越南芽莊市的升溫對wMel的可能影響,這兩個城市已經成功開展過田野試驗。
Vasquez和同事指出該技術能抵御預測的近期(2030年代)氣候變化,但研究也揭示了wMel技術在溫度高變率和更長期的氣候變化下的潛在脆弱性。研究者預計,2050年代的熱浪可能會比2030年代(平均9.7天)的持續(xù)時間更久(平均24天),而這會對wMel產生負面影響。
他們認為,更炎熱和更頻繁的熱浪可能會削弱wMel的效力。作者總結道,仍需開展進一步研究理解wMel的閾值,并針對蚊媒疾病開發(fā)適應性更強的方法。
【版權聲明】本網(wǎng)為公益類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