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副總裁牛韌在國際金融
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上表示,
碳市場是借助市場的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實現中國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7月16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上線交易,首批納入了中國2000多家發(fā)電行業(yè)的企業(yè),覆蓋了大概有45億噸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碳排放的配額累計成交量達到了2.03億噸,累計的成交額是90.16億元人民幣。
他表示,將這些數據和目前全球主要碳市場對比后發(fā)現,從
碳配額二級市場現貨交易的規(guī)模對比來看,中國碳市場目前已經成為國際碳市場最大的碳現貨市場。
牛韌表示,目前中國碳市場僅僅只納入了發(fā)電行業(yè)的控排企業(yè)來參與
碳交易,
碳金融市場目前還沒有開放,市場活躍度有待進一步的提升。當前正推動中國碳市場建設進一步優(yōu)化,重點包括進一步擴大市場交易主體,不斷擴充新的行業(yè)、企業(yè)加入碳市場;積極引入投資機構入市,包括金融機構;不斷支持推行
碳金融產品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关注碳学会微信公众号
免费学习碳交易
业内大咖答疑解惑
安装易碳家APP
碳K线、工具、资讯
专业人士的必备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