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木蘭
論壇暨2022(第十四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6月25日-26日舉行。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發(fā)表主題演講。
談及“雙碳”與減排,姚洋表示只要按照“十四五”規(guī)劃給出來的步驟,我們就可以實現減排目標。他介紹,根據國發(fā)院的計算,只要按照現有的減排的步伐來做,到2030年就可以實現碳達峰。
到2030年,姚洋估計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速度會在5%,甚至可能再略低一點。那就意味著如果減排速度也達到5%左右,就可以實現碳達峰。他進一步表示,在過去二三十年里,每年的能源效率提高3%,對于煤炭的依賴一直是在下降,這樣每年還可以貢獻1.6-1.7%,再加之減碳方面的步伐加快,所以中國比較容易達到每年5%的減排目標,“所以我們用不著搞運動式的減排,這給企業(yè)一個寬松的運營環(huán)境。”
談及房地產,姚洋表示5月份房地產下跌的趨勢止住了,希望到6月份、7月份能夠看到房地產更好,有望同比出現正增長。
姚洋強調,房地產業(yè)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是17%,在過去兩年里,房地產的復蘇對于中國經濟的復蘇大概貢獻了1/3的份額。姚洋還指出,房地產的復蘇會帶動其他很多行業(yè)的復蘇,特別是消費的復蘇,“因為房地產它不僅僅是建房子,它還包括裝修,還包括了家用電器、家具等等。所以我們期待房地產能夠進一步的復蘇。”
談及
平臺經濟,姚洋表示,
平臺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領頭羊。“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平臺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引領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也發(fā)展出來了一些領先的技術,特別是在AI領域,還有汽車的無人駕駛領域。”
他指出,第一要支持平臺經濟的發(fā)展,第二要支持數字企業(yè)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第三要堅持對外開放,“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得益于對外開放,沒有對外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經濟這么蓬勃的發(fā)展。”
姚洋認為,對于平臺企業(yè)的規(guī)制不應該僅僅看反壟斷,而是應該通過競爭來促進創(chuàng)新,讓更多的企業(yè)進入平臺經濟領域,來進行競爭,他表示,通過競爭鼓勵創(chuàng)新,是一個非常大的思路上的改變。
談及疫情,姚洋表示,北京、上海兩個地方正在探討一條常態(tài)化防控的路子。“我們也看到,市場做出了積極的反應,上證指數到4月底已經止跌反彈。現在從4月底的最低,2800多點,回歸到3300多點。市場通過他們的投資,已經對中國經濟投下了一票。”姚洋說。
最好,姚洋表示通過常態(tài)化防控,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經濟增長速度的正增長。“只要我們能夠探索出一條常規(guī)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到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入一個復蘇,甚至較高速增長的這樣一種狀態(tài),仍然是一個可期的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关注碳学会微信公众号
免费学习碳交易
业内大咖答疑解惑
安装易碳家APP
碳K线、工具、资讯
专业人士的必备软件